The house by the lake
一个人的 × 瓦尔登湖
本案屋主Richard 两年前举家来到苏州,购置了一处别墅。疫情后,他想要打造一个独处的天地,可以会客、居住、办公、观影、品酒,松弛而又自由地度过陪伴家人以外的时光。
经朋友介绍,他选择了尚层,我们希望通过设计的力量为这个空间注入情感和细节,让这个空间因为有人而变得更丰富,更有故事,也让居住者能够在优雅干净的空间里延续对于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可居可作,偶尔还可以接待友人的280㎡空间中,设计师李亚芹以 Richard 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出发,打造了一处有风、有水、有光的开阔之地,当上午的工作结束,夜晚归家尚未启程,Richard 将自己完全交付于影像、书籍,或是面对一汪湖水静坐冥想,他便也拥有了自己的一方“瓦尔登湖”。
1.硬朗开阔的湖畔之屋
原建筑在结构上最大的问题是层高低,最高2.8米,最低则只有2.5米,这对于身高超过1.8米的Richard来说显然有些束手束脚。此外,如何处理多处裸露的梁柱和消防管道,消除压抑感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而相对于大拆大建重塑结构,设计师选择了更巧妙的更新方式 —— 让结构本身成为空间装置的一部分,增加可观赏性,将劣势转为优势。
设计师将吊顶减少,必需的位置只增加10公分厚度,让空调、风口和灯隐藏进去。她还将横梁用不锈钢镜面包裹,通过镜面反射让空间得以延伸,并以木质和水泥包裹剩下的横梁。让不同材质碰撞穿插,营造自然而硬朗的空间感受,又以细腻的纹理变化增加丰富性与层次感。
原本就有的圆柱被裸露,成为空间最大的视觉落点。封闭的厨房被打开,连接开放式吧台营造出晒太阳、喝咖啡的愉悦角落,偶尔在此工作也充满幸福感。
2.以灵动撞色制作惊喜时刻
相对公共区域硬装部分的硬朗与开阔,软装部分则用跳跃的配色和柔软造型的家具给予呼应和融合。针对Richard 大量宅家工作、看报表、看电影、听音乐和放空发呆的生活方式,设计师希望借由清晰而连贯的功能分区、有秩序感却不乏味的家具摆放和能让人跳出沉闷的欢脱配色营造出丰富、饱满、充满趣味与层次感的场域气质。
红色和绿色的对撞在空间中成为主基调,通过色调和饱和度的把握,红绿的对话颠覆了人们印象中的热烈冲突,反而成为整个一层空间中最灵动、跳跃的视觉焦点。
除了主要的“色彩担当”之外,其他软装元素也以富有层次感的方式给予呼应 —— 地毯、艺术画在灰色调统一的底色中融入墨绿,当光线反射时,不同层次明暗的绿次第呈现。从翠绿到墨绿,再到窗外泛起涟漪的碧绿水面连成一片,让人神往。
cattelan的落地灯,优雅的弧线拥有一种柔美的力量。主沙发来自Arketipo,隐隐翻出一种墨绿色,与地毯上晕染的色彩相呼应。水泥墩与不锈钢结合的茶几来自baxter,来自arketipo、罗奇堡的沙发,面料不同,冷暖色调的差异,以一种包容的姿态,表达出Richard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3.以双动线营造双份趣味
为了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在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自由切换,设计师为Richard设计了双动线的行动轨迹。一条动线将书房、休息区和厨房连结, 另一条线直接回起居室,也就是卧室和衣帽间。
巧妙的动线设计减少了空间的迂回,合理设置了每条线路的光线,同时它们之间又是互通且私密的,而对于居住者来说,空间的穿梭则变成了一场充满兴致的游戏。
从入户左手边可以直接进入卧室套房,功能划分为衣帽间、双台盆洗漱区、浴缸区、淋浴区、睡眠区。
设计师将大卫生间作为功能和美观相结合的过道来使用,把淋浴区和马桶区都藏起来,把大台盆和浴缸区和过道区连起来,这样,卧室、过道、衣帽间、洗衣房、休闲区、书房、厨房都能享受充分的光线,一路走来令人身心舒畅。
双台盆设计,白色流畅的浴缸满足了Richard放松自我的需求。
另一动线从客厅办公桌后的玻璃移门进入,以雾面玻璃既保证了私密性,又保持通透和采光效果。
休息区遵循极简生活方式的精神,艺术漆墙面营造出质朴的效果,木饰面床头背景营造舒适温馨的睡眠氛围。内嵌式线性灯时尚、隐秘,纵向拉伸了空间的尺度。浴室地面和墙面均采用同一瓷砖,如同一个灰色的盒子,形式感极强,内在极为统一协调。
衣帽间在靠窗位置放置了一个单人沙发,面对着诗意的湖泊,冥想阅读,这里就变成了Richard的秘密角落,窗外的风景也成为这个角落的魅力所在。